贷款不还一般属于民事纠纷,无论过多少年都可以立案。但如果涉及贷款诈骗等刑事犯罪,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可能无法立案。

从民事角度来看,贷款不还通常是出借方与借款方之间的民事争议。对于民事案件,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即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就应当立案受理。即便贷款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未还,债权人依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法立案并进行审理。不过,这里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三年诉讼时效,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如果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有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

从刑事角度而言,如果贷款过程中存在诈骗等犯罪行为,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追诉时效的限制。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例如,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追诉时效就是五年;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年等。一旦超过相应的追诉时效,司法机关一般不再立案追诉。

贷款几年不还无法立案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