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立案后是需要还钱的。从法律层面看,刑事责任的承担不影响民事赔偿责任。诈骗者不仅要面临刑事处罚,如判刑等,还需对被害人的损失进行赔偿。即便被判刑,出狱后若未还清欠款,仍有还款义务。这既体现了法律对被害人财产权益的保护,也遵循了罪责相适应等法律原则。
一、诈骗立案了还要还钱吗
诈骗立案后是需要还钱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相互独立的。诈骗行为构成犯罪,犯罪人会依据刑法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但这并不免除其民事上的还款义务。
1、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明确了诈骗者有归还所骗取财物的法定义务。
2、实际意义
对于被害人来说,追回被骗的钱财是其重要诉求。让诈骗者还钱能够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恢复被破坏的财产秩序。而且,还款情况也会影响到量刑。如果诈骗者积极退赃退赔,司法机关在量刑时可能会酌情从轻处罚。
3、后续执行
即便诈骗者被判刑入狱,出狱后若尚未还清欠款,依然有还款的责任。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其继续履行还款义务。

二、诈骗立案后还钱的方式有哪些
诈骗立案后还钱的方式有多种。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都旨在保障被害人能够顺利拿回被骗的财物。
1、主动退赔
诈骗者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法犯罪后,主动将所骗取的财物归还给被害人。这种方式体现了诈骗者的悔罪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主动退赔的行为可能会被司法机关认定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例如,诈骗者在案发后,积极联系被害人,将所骗的现金、物品等直接返还。
2、司法机关追缴返还
司法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会对诈骗者的违法所得进行追缴。如果追缴到了相关财物,会及时返还给被害人。比如,公安机关在查获诈骗者的银行账户后,冻结其中的涉案资金,在案件审结后将资金返还给被害人。
3、民事诉讼强制执行
如果诈骗者没有主动退赔,司法机关也未能完全追缴到财物,被害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诈骗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获得胜诉判决后,如果诈骗者仍不履行还款义务,被害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诈骗者的财产等方式,实现被害人的债权。
三、诈骗立案后不还钱会怎样
如果诈骗立案后诈骗者不还钱,会面临一系列不利后果。这不仅会影响其刑事处罚的量刑,还会在后续面临更严厉的法律措施。
1、量刑从重
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考虑诈骗者是否有退赃退赔的情节。如果诈骗者拒不还钱,表明其没有悔罪表现,司法机关可能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例如,原本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因为拒不还钱,可能会被判处四年甚至更重的刑罚。
2、强制执行
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获得生效判决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对诈骗者的财产进行全面调查,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会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将所得款项用于偿还被害人的损失。
3、列入失信名单
如果诈骗者有能力还钱却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列入失信名单后,诈骗者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在星级以上酒店住宿等,还会影响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
综上所述,诈骗立案后还钱是诈骗者应尽的义务,还钱方式多样,而不还钱会面临诸多不利后果。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诈骗者无力还钱、还钱后能否撤销立案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