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撞了赔偿不合理起诉对方,需先收集证据,确定管辖法院,撰写起诉状,然后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受理和开庭审理。
收集相关证据至关重要。证据是支撑诉求的关键。医疗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各类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等,这些能证明因事故受到的身体伤害及治疗花费。还要收集误工证据,像单位出具的误工证明、工资流水等,以此确定误工期间的收入损失。同时,事故现场的证据也不可或缺,包括事故责任认定书,它明确了双方在事故中的责任划分;现场的照片、视频,能直观反映事故发生时的情况;证人证言,如果有现场目击证人,可请其提供书面证言或出庭作证。
确定管辖法院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可选择侵权行为地(即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这两个地方的法院对该类案件都有管辖权,选择时可考虑距离远近、方便诉讼等因素。
接着要撰写起诉状。起诉状应清晰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诉讼请求部分要明确具体,比如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等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事实与理由部分需详细阐述事故发生的经过、责任认定情况以及认为赔偿不合理的原因。
之后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证据材料等一并提交给选定的法院。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若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受理,并通知缴纳诉讼费用。诉讼费用根据案件的标的额按一定比例收取。
最后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