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遭遇面积欺诈,购房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与开发商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处理,还可依据法律规定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在购房过程中,面积欺诈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

购房者可以尝试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这是较为温和且直接的方式。购房者应准备好购房合同以及相关的面积测量资料等证据,向开发商明确指出面积欺诈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诉求,如退还多收的房款、给予相应的补偿等。通过友好协商,有时能够快速解决问题,避免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若协商不成,购房者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比如向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反映情况。这些部门具有监管和调解的职能,会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房地产管理部门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发商进行处罚,消费者协会也会从中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解决方案。

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购房者可以根据购房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律层面,对于面积欺诈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购房者在买房遭遇面积欺诈时,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买房遭遇面积欺诈怎么处理的(0)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合同未作约定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据实结算房价款;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