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十级后,接下来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维护自身权益,包括与单位协商赔偿、申请仲裁等。

一、劳动能力鉴定十级出来下步怎么走

当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为十级后,接下来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赔偿项目和标准

十级工伤可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

将鉴定结果告知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部分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单位需协助职工办理相关申领手续;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赔偿均由单位承担。

3、协商不成申请劳动仲裁

若与单位协商无法达成一致,职工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需准备仲裁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材料。

4、对仲裁结果不服可起诉

如果职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十级出来下步怎么走(0)

二、劳动能力鉴定十级后赔偿协商注意事项

在与用人单位就十级劳动能力鉴定结果进行赔偿协商时,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

1、了解赔偿依据

职工要清楚各项赔偿的法律依据和计算标准,如本人工资的确定,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2、明确赔偿支付主体

要明确哪些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哪些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3、签订赔偿协议

协商达成一致后,要签订书面赔偿协议,明确赔偿项目、金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等内容,避免后续产生纠纷。

4、保留相关证据

在协商过程中,要保留好与赔偿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书面文件等。

三、劳动能力鉴定十级后申请仲裁流程

当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不成时,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其流程如下。

1、准备仲裁材料

包括仲裁申请书,需详细说明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劳动能力鉴定书;身份证等其他相关材料。

2、提交仲裁申请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一般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3、仲裁受理和审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审理过程中,双方需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4、仲裁裁决

仲裁庭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仲裁裁决。一般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的可延长15日。

劳动能力鉴定十级出来后,后续主要围绕赔偿展开,包括与单位协商、申请仲裁和诉讼等步骤。在每个环节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协商时要明确赔偿依据,申请仲裁要准备好材料等。若在处理过程中遇到其他法律问题,比如赔偿金额计算错误、单位拖延支付赔偿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