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若想使共同财产不共有,可通过签订财产协议的方式进行约定,之后也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进行公证

在婚姻关系中,通常情况下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法律也允许夫妻双方对财产归属进行约定。

签订财产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夫妻双方可以自行起草或者委托律师起草一份财产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哪些财产归一方所有,哪些财产归另一方所有,以及财产的具体范围、价值等信息。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后购买的房产归一方单独所有,或者约定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等。

协议生效:当夫妻双方签订书面财产协议后,该协议自双方签字时即生效。生效后的协议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行使财产权利和履行财产义务。

是否公证可选:虽然财产协议签订后即生效,但为了增强协议的证明力,夫妻双方可以选择将财产协议进行公证。公证机构会对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出具公证书。公证后的财产协议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在发生纠纷时,更容易被法院采信。不过,公证并非财产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是否公证由夫妻双方自行决定。

夫妻若要使共同财产不共有,主要是通过签订书面财产协议的方式来实现,公证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夫妻共同财产不共有怎么办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