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被起诉,银行会先进行催收,催收无果后整理起诉材料到法院立案,法院受理立案后向被告送达诉讼文书并确定开庭时间,随后开庭审理作出判决,若被告不履行判决,银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银行催收阶段。当持卡人出现信用卡欠款逾期情况时,银行通常会在逾期初期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持卡人还款。一般会有专门的客服人员与持卡人沟通,告知逾期的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经过多次催收,持卡人仍然没有还款或者没有按照约定还款,银行就会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银行准备起诉材料并向法院立案。银行会收集相关的证据,比如信用卡申请表、消费记录、还款记录、催收记录等,以证明持卡人存在欠款事实以及银行已经进行了合理的催收。然后撰写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通常包括要求持卡人偿还欠款本金、利息、滞纳金等费用。准备好这些材料后,银行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申请。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受理该案件并予以立案,同时会通知银行缴纳诉讼费用。
之后是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和确定开庭时间。法院立案后,会向持卡人送达传票、起诉状副本等诉讼文书。送达方式可能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在送达诉讼文书后,法院会根据工作安排确定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再就是开庭审理阶段。在开庭时,银行和持卡人都需要到庭参加诉讼。银行会陈述起诉的事实和理由,并出示相关证据。持卡人可以进行答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如果持卡人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还款义务,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持卡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持卡人的财产等,以实现银行的债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