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通常由各地政策规定,不是计算得出,缴费金额是根据规定的比例乘以缴费基数算出。

在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和单位的缴费比例是由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的,并非通过某种计算方式得出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差异,因此缴费比例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单位缴费比例会相对高一些,个人缴费比例相对低一些。以常见情况为例,单位缴费比例可能在16% - 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8%。不过,具体比例要以当地社保部门公布的政策为准。

虽然缴费比例由政策规定,但缴费金额是可以计算的。其计算方式是用缴费基数乘以相应的缴费比例。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若工资收入在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 - 300%之间的,按实际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

例如,某地单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某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该职工单位每月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16% = 800元,个人每月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8% = 400元。

养老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是既定政策,而缴费金额可依据缴费基数和对应比例算出。参保人可通过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渠道了解具体的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相关信息。

养老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怎么算出来的(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