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离婚净身出户的条件”指的是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因出轨行为导致离婚时,需满足特定情形才会在财产分割上被判定不获得任何财产,即完全放弃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
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明确规定出轨方必须净身出户。一般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是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所以,要实现出轨方净身出户,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
双方有明确的书面约定。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前或婚后签订财产协议,明确约定如果一方出现出轨等不忠行为,在离婚时需放弃全部财产。这种协议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夫妻双方签订了一份婚内财产协议,约定若一方在婚姻期间与他人发生不正当关系,离婚时自愿放弃全部夫妻共同财产,这份协议在符合上述条件时,法院可能会予以认可。
虽然法律没有直接规定出轨就净身出户,但如果出轨方的行为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在分割财产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同时,法院在判决财产分割时,也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出轨方就一定会净身出户,只是会在财产分配上对无过错方有所倾斜。例如,一方在婚姻期间与他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构成重婚,另一方在离婚时不仅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也可能会让重婚方少分财产。
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出轨方在转移、隐藏、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接近净身出户的结果。要让出轨方净身出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来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