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中对出轨情况下财产分割的约定,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时有效。一般需结合协议具体条款,若明确约定则按约定执行;无约定则按法律规定处理。法院判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协议效力与公平性。

一、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如何分割

婚内财产协议中若对出轨时财产分割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通常会按照协议约定进行财产分割。

1、协议有效的情况

当夫妻双方自愿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明确规定出轨方在被发现出轨后需放弃部分或全部财产时,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合法,那么在离婚时就可以依据该协议来分割财产。例如,协议中约定出轨方净身出户,并且双方都签字确认,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一方出轨,另一方就可以根据协议要求对方少分或不分财产。

2、协议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况

若协议存在显失公平、违反公序良俗或者限制他人基本权利等情形,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比如,协议约定只要一方出轨就必须将名下唯一住房无条件过户给对方,而该住房是出轨方及其未成年子女的唯一居住场所,这种约定可能因违反公序良俗而被法院认定无效。此时,财产分割可能会按照法律的一般规定来处理。

3、法律的一般规定

在没有婚内财产协议或者协议无效的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一般会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于出轨这一情形,法院会将其作为一个考量因素,但不会必然导致出轨方少分财产,还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和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如何分割(0)

二、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分割的法律依据

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分割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1、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为婚内财产协议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基础。

2、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法院在审理涉及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分割的案件时,会依据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来判断协议的效力和合理性。如果协议明显偏袒一方,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严重失衡,或者违反公序良俗,法院可能会对协议进行调整或认定其无效。例如,协议中约定出轨方不仅要净身出户,还要承担巨额的不合理债务,这种约定可能会被法院认为显失公平而不予支持。

3、证据规则

在财产分割中,证据起着关键作用。主张对方出轨并要求按照协议分割财产的一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出轨的事实。证据可以包括聊天记录、通话记录、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只有证据充分,才能在财产分割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如何签订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保障出轨时合理分割财产

为了签订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保障出轨时合理分割财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协议内容合法合规

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不能在协议中约定逃避债务的条款,也不能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的内容。同时,协议应当明确财产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车辆、存款、投资等,避免因财产范围不明确而产生纠纷。

2、双方平等自愿

签订协议必须是双方平等自愿的行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该协议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例如,一方以伤害对方家人相威胁,迫使对方签订不利于自己的财产协议,这种协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3、形式要件完备

婚内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公证,公证后的协议具有更高的证明力。协议签订后,最好将协议进行妥善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4、考虑实际情况

协议的内容应当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比如,要考虑到子女的抚养问题、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协议不能过于苛刻,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在发生纠纷时更好地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婚内财产协议出轨分割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协议的有效性、法律依据以及签订协议的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不同的情况,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和处理方式。如果您在婚内财产分割、婚内财产协议签订等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遇到了具体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