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程序多久开庭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般在立案后一到三个月内开庭,具体时间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院的工作安排来确定。

在离婚诉讼中,从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开始,到正式开庭,会经历多个环节。立案阶段,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立案之后,法院会进行送达等工作。法院要将起诉状副本、传票等法律文书送达给被告。送达的方式有多种,如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如果被告下落不明,还需要进行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时间为六十日,这会使整个诉讼周期延长。

关于开庭时间,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从立案到开庭的具体时长。不过,法院通常会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限来安排案件的审理进度。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审限为三个月,法院一般会在立案后的一到两个月左右安排开庭,以便在三个月内审结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为六个月,法院可能会在立案后的两到三个月左右开庭。

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的案件数量和工作安排等因素也会影响开庭时间。如果案件涉及财产分割复杂、证据收集困难等情况,开庭时间可能会相对推迟。而一些法院案件较多,排期可能会比较紧张,开庭时间也会受到影响。

离婚诉讼的开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但当事人可以通过与法院保持沟通,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离婚走诉讼程序要多久开庭(0)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