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方要提起医疗侵权诉讼,事前需做好多方面工作,包括收集证据、评估诉讼风险、了解诉讼流程等,以保障自身权益,提高胜诉几率。
一、患方要提起医疗侵权诉讼事前应该做哪些工作
患方提起医疗侵权诉讼事前要做好一系列重要工作。收集和保存证据是关键。病历资料是核心证据之一,患方有权复印或封存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等在内的客观性病历资料。对于主观性病历资料,如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等,患方虽不能复印,但可以要求封存。还要收集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其他证据,如药品、医疗器械的实物及相关票据等。
1、咨询专业人士
可以向医疗专业人士咨询,了解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可以咨询律师,律师能从法律角度对案件进行分析,评估诉讼的可行性和可能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2、确定诉讼时效
医疗侵权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患方要注意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3、准备诉讼材料
准备好起诉状,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同时,整理好相关证据,制作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二、患方提起医疗侵权诉讼如何收集证据
患方收集证据要遵循合法、有效的原则。对于病历资料的收集,在封存病历时,要注意封存的程序合法,由医患双方共同在场,在封存袋上注明患者姓名、病历号、封存时间等信息,并签字或盖章。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等实物证据,要妥善保存,避免损坏或丢失。
1、利用证人证言
如果有其他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可以请他们作为证人提供证言。证人证言要以书面形式记录,并由证人签字确认。
2、进行医疗鉴定
医疗鉴定是确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的重要手段。患方可以在诉讼前自行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法院委托鉴定。鉴定时要提供完整、准确的鉴定材料,确保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3、收集视听资料
如果在医疗过程中有相关的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收集。但要注意视听资料的合法性,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三、患方提起医疗侵权诉讼前怎样评估诉讼风险
患方在提起诉讼前评估诉讼风险至关重要。要考虑证据的充分性,如果证据不足,可能导致败诉。例如,病历资料不完整、关键证据缺失等情况都会影响诉讼结果。还要考虑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明确。有些医疗损害后果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难以确定医疗行为的过错程度和因果关系比例。
1、考虑对方的抗辩理由
医疗机构可能会提出各种抗辩理由,如医疗行为符合诊疗规范、损害后果是患者自身疾病发展的结果等。患方要对这些抗辩理由进行分析,评估其合理性和对案件的影响。
2、考虑诉讼成本
诉讼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费用,如诉讼费、鉴定费、律师费等。患方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评估诉讼成本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还要考虑诉讼的时间成本,医疗侵权诉讼往往程序复杂,耗时较长。
3、考虑社会影响
诉讼可能会引起社会关注,对医疗机构和患方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患方要考虑这种影响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患方提起医疗侵权诉讼事前要做好收集证据、咨询专业人士、确定诉讼时效、准备诉讼材料等工作,掌握收集证据的方法,评估诉讼风险。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会遇到证据认定困难、医疗鉴定结果有争议等问题。如果您在医疗侵权诉讼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