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犯罪依然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处理上会有一定特殊性。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在采取强制措施方面,通常可以取保候审;在执行刑罚时,如果符合条件可暂予监外执行。

刑事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任何人犯罪,不论其身份如何,包括孕妇,都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孕妇犯罪并不会因为其怀孕的身份而免除刑事责任

强制措施的适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这是考虑到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权益。同时,监视居住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措施,对符合逮捕条件,但怀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刑罚的适用: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审判的时候”包括整个羁押期间,即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过程。即使在羁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仍应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同样不适用死刑。

刑罚的执行:如果孕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其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待孕妇分娩后,若剩余刑期较长,且不符合继续监外执行条件的,可能会被收监继续执行剩余刑期。在服刑过程中,监狱等执行机关也会充分考虑孕妇的特殊身体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生活照顾,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妇犯了刑事罪怎么办(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