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离婚抚养权协议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孕期情况说明、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探望权等内容,且要遵循自愿、合法原则,确保协议内容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协议开头应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要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住址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便明确协议主体。
需对女方孕期情况进行说明。比如女方怀孕的具体时间、预产期等,清晰阐述当前的状况,为后续抚养权相关内容做铺垫。
关于抚养权归属,要明确孩子出生后抚养权归哪一方。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协商一致,通常会考虑孩子年幼更适合随母亲生活,但这并非绝对,需依据双方真实意愿来确定。在协议中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抚养权的归属,避免产生歧义。
抚养费支付是协议的重要部分。要明确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支付抚养费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抚养费金额应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孩子的实际需求以及支付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支付方式可以选择按月支付、按季度支付或一次性支付等,支付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或时间段。
探望权也不可忽视。要规定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探望时间、探望方式等。例如,可以约定每周探望一次,每次探望时长为几个小时,或者在特定节假日进行探望等。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和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探望时间和方式,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
协议中还可以对双方的其他权利和义务进行约定,如一方在孩子教育、医疗等重大事项上的决策权等。双方要在协议上签字并注明签订日期。协议签订后,建议进行公证,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同时,要确保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孩子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