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取保候审后的流程主要包括遵守规定接受监督、司法机关继续侦查审查、决定是否移送起诉、参加庭审以及根据判决结果执行相应处罚。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规定。若违反这些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根据不同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司法机关会继续对案件进行侦查、审查。公安机关会在取保候审期间对酒驾案件进一步调查取证,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当公安机关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时,会将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能会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如果案件被起诉到法院,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被告人可以为自己进行辩护。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执行相应的处罚。如果被判处实刑,犯罪嫌疑人将被收监执行刑罚;如果被判处缓刑,则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相关规定,无需在监狱服刑,但要接受社区矫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