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定罪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职务侵占罪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等。两者定罪在主体、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职务侵占和盗窃罪怎么定罪

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定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职务侵占罪的定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是在六万元以上。例如,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自己掌管公司资金的便利,将公司的一笔货款私自转入自己的账户并用于个人消费,达到数额较大,就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2、盗窃罪的定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数额较大”通常是指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各地区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等确定具体标准。比如,行为人趁商店老板不注意,将店内的商品偷偷拿走,价值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构成盗窃罪。

职务侵占和盗窃罪怎么定罪(0)

二、职务侵占罪的定罪标准详解

职务侵占罪的定罪标准有其独特的考量因素。

1、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里的单位包括各种性质的单位,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伙企业等。例如,在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工作的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货款,就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求。

2、行为要件

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与一般的盗窃行为有明显区别。如果仅仅是在单位工作,没有利用职务便利获取财物,就不构成职务侵占罪。比如,单位的保洁人员在打扫卫生时,捡到同事遗忘的财物并据为己有,这不属于职务侵占,可能构成侵占罪或盗窃罪。

3、数额要件

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是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来确定。如果侵占的财物价值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会受到单位内部的纪律处分等。

三、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定罪的区别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在定罪上有诸多区别。

1、主体不同

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例如,一个社会闲散人员潜入公司仓库盗窃财物,构成盗窃罪;而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仓库财物,则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2、行为方式不同

盗窃罪是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取财物,通常不具有职务上的关联性。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便利,这种便利与行为人在单位中的职责相关。比如,仓库管理员利用自己管理仓库的职务便利,将仓库货物私自变卖,属于职务侵占;而外部人员翻墙进入仓库盗窃货物,就是盗窃行为。

3、侵犯的对象不同

盗窃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范围较为广泛。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具有特定性。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定罪有各自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情况,比如一些行为可能同时涉及多种罪名的竞合等。如果遇到相关的法律问题,在本站免费问律师,可以获得专业的咨询解答,帮助你准确判断行为性质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