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存在多方面区别。主体上,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侵占罪是一般主体。行为方式上,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侵占罪是合法持有后非法占有。犯罪对象也不同,职务侵占罪针对单位财物,侵占罪是代为保管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
一、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存在显著区别。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些人员在单位中具有一定的职务身份,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行为。而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此罪。
1、行为方式差异
职务侵占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例如公司的财务人员利用掌管财务的便利,侵吞公司资金。而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比如,甲替乙保管贵重物品,之后拒不归还。
2、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等。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则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
二、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量刑上的区别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量刑上有很大不同。职务侵占罪的量刑相对较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1、侵占罪量刑情况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量刑差异原因
量刑差异的原因在于职务侵占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还损害了单位的正常管理秩序,其社会危害性相对更大。而侵占罪主要是侵犯了公民个人的财产所有权。
三、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可以更清晰地区分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例如,某公司的仓库管理员张某,利用管理仓库的职务便利,将仓库中的货物私自变卖,所得款项据为己有。这种情况就构成职务侵占罪。因为张某是利用其在单位的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
1、侵占罪案例
李某在公园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失主通过监控找到李某要求归还,李某拒不归还。李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因为他是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拒不交还。
2、案例总结
从案例可以看出,区分二者关键在于看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以及犯罪对象是否为单位财物。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就是职务侵占罪,合法持有他人财物后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就是侵占罪。
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在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对象、量刑等方面都存在区别。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涉及单位财物但难以判断是否利用职务便利等问题。如果您在法律方面有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