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诉期是刑法规定的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一般情况下,过了追诉期检察院不会起诉,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如最高检核准追诉、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等,即便过了追诉期仍可能被起诉。
一、过了追诉期检察院还会起诉么
通常而言,过了追诉期检察院不会起诉。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了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特殊情况
不过存在特殊情形。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即使过了通常的追诉期,也可以起诉。二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过了追诉期检察院起诉了怎么办
如果过了追诉期检察院起诉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依法提出时效抗辩。
1、提出抗辩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或其辩护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向法庭提出案件已过追诉期的事实和理由,要求法庭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处理。例如,提供案件发生时间、法律规定的追诉期限等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已过追诉时效。
2、法院处理
法院在接到时效抗辩后,会对相关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定确实已过追诉期,且不存在特殊情形,法院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作出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的判决。因为过了追诉期进行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要求。
3、法律监督
如果被告人认为检察院的起诉存在错误,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法律监督。比如向上级检察院申诉,反映案件情况,要求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起诉行为进行监督和审查。
三、如何判断案件是否过了追诉期
判断案件是否过了追诉期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1、确定法定最高刑
首先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确定该犯罪行为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这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对不同罪名的量刑规定来判断。例如,对于盗窃罪,要根据盗窃的数额、情节等确定其可能适用的法定最高刑。
2、计算追诉期限
根据确定的法定最高刑,按照《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计算追诉期限。如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十年等。
3、考虑时效延长和中断
要考虑是否存在时效延长和中断的情形。如前面提到的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控告应立案而不立案等情况属于时效延长。而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属于时效中断。
综上所述,追诉期在刑事案件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关系到检察院是否起诉以及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承担。过了追诉期一般检察院不会起诉,但有特殊情况除外。判断是否过追诉期需要准确把握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事实。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追诉期计算错误、特殊犯罪的追诉期认定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法律方面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