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后,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承担刑事责任等后果。了解这些后果及应对措施,对零售商至关重要。
一、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要承担啥后果
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后需承担多方面后果。
1、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商标法》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若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2、行政处罚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3、刑事责任
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后如何应对
当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后,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收集证据
零售商应收集能够证明自己无侵权故意的证据,例如商品的合法来源,包括进货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以证明商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进的。同时,收集所售商品的质量合格证明等材料,证明所售商品质量不存在问题。
2、积极与原告协商
可以主动联系原告,了解其诉求和期望的解决方案。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和解协议,零售商可以避免长时间的诉讼过程和可能面临的更严重后果。和解协议的内容可以包括停止销售侵权商品、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等。
3、聘请专业律师
专业律师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能够为零售商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辩护策略。律师可以帮助零售商分析案件的利弊,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在法庭上维护零售商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避免零售商商标侵权
零售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避免商标侵权。
1、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
在采购商品时,要对供应商的主体资格、信誉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要求供应商提供商标注册证书等相关文件,确保所采购的商品具有合法的商标授权。同时,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商标侵权责任的承担问题。
2、加强员工培训
对员工进行商标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商标意识和识别侵权商品的能力。让员工了解商标侵权的法律后果,以及在日常销售过程中如何识别和避免销售侵权商品。例如,培训员工如何查看商品的商标标识、包装等是否存在侵权嫌疑。
3、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商品进货查验制度,对每一批次的进货商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商品的商标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同时,建立商标侵权预警机制,定期对所售商品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商标侵权问题。
综上所述,零售商商标侵权被起诉后会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后果。为避免这些后果,零售商要做好避免侵权的措施,若不幸被起诉,要积极应对。那么零售商在被起诉后,和解协议该如何拟定?如何判断所售商品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如果您有这些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