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合同超期未签时,招标人可能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责任,给中标人造成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中标人可能被取消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等。相关法律责任依据《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规确定,旨在维护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与正常秩序。

一、中标合同超期未签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中标合同超期未签,招标人和中标人面临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

1、招标人的法律责任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订立合同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如果招标人的这种行为给中标人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中标人因此遭受的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

2、中标人的法律责任

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订立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取消其中标资格,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标合同超期未签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0)

二、中标合同超期未签招标人需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

当招标人中标合同超期未签需承担赔偿责任时,其赔偿范围有一定界定。

1、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中标人因招标人超期未签合同而直接遭受的经济损失。比如,中标人在投标过程中产生的投标费用,包括制作投标文件的费用、差旅费等。这些费用是中标人为了参与投标并获得中标而实际支出的成本,因招标人的违约行为无法签订合同,这些费用就成为了中标人的直接损失。

2、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如果合同正常履行,中标人可以获得的预期利润。例如,中标项目是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标人根据合同预计可以获得的工程利润等。不过,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需要有合理的依据和证据,通常要结合市场行情、行业平均利润率等因素来确定。

三、中标人超期未签合同投标保证金退还问题

中标人超期未签合同,投标保证金的退还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1、一般不予退还的情况

若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或者在签订合同时提出不合理附加条件等违反招标文件规定的行为,投标保证金通常不予退还。这是对中标人违约行为的一种惩罚措施,以保障招标人的合法权益和招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

2、可退还的特殊情况

如果中标人有正当理由,比如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按时签订合同,并且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那么在与招标人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投标保证金有可能退还。如果是由于招标人的过错导致合同无法按时签订,中标人不应承担责任,投标保证金也应予以退还。

综上所述,中标合同超期未签无论是招标人还是中标人都可能面临不同的法律责任。在实际的招投标活动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复杂的法律问题,如合同超期未签是否影响后续的招投标活动、如何界定“正当理由”等。如果您在招投标过程中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