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侵犯技术秘密引起的不正当竞争,需先确定技术秘密符合法定条件,侵权行为有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等多种形式,判断侵权还涉及是否存在保密措施、是否为合法来源等因素。同时要考量侵权行为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
一、侵犯技术秘密引起的不正当竞争怎样认定
认定侵犯技术秘密引起的不正当竞争,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
1、技术秘密的界定
首先要确定该技术秘密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根据法律规定,技术秘密应具有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例如,某企业研发的独特生产工艺,企业与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对工艺资料进行加密存储,这就符合采取保密措施的要求。
2、侵权行为的认定
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盗窃、利诱、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技术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技术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技术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技术秘密等。比如,甲公司员工受乙公司利诱,将甲公司的技术秘密透露给乙公司,乙公司使用该技术秘密进行生产,这就构成了侵权。
3、侵权判定的其他因素
还需要判断被控侵权人是否有合法来源。如果被控侵权人能够证明其技术是通过自行研发、反向工程等合法途径获得的,则不构成侵权。同时,要考量侵权行为对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是否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侵犯技术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
侵犯技术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1、非法获取行为
这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包括盗窃技术秘密的载体,如窃取存储技术资料的硬盘、U盘等;通过贿赂、利诱员工等方式获取技术秘密。例如,竞争对手为了获取某公司的核心技术,向该公司的关键技术人员提供高额报酬,使其泄露技术秘密。
2、非法披露行为
侵权人将非法获取的技术秘密向他人披露,可能是向特定的竞争对手披露,也可能是通过网络等渠道向不特定的公众披露。比如,某员工离职后,为了报复原公司,将公司的技术秘密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3、非法使用行为
侵权人使用非法获取的技术秘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秘密,从中获利。例如,某企业未经授权,使用从其他企业窃取的技术秘密生产产品并销售,这就损害了原权利人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三、如何证明侵犯技术秘密的不正当竞争
证明侵犯技术秘密的不正当竞争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
1、证明技术秘密的存在
要提供证据证明该技术秘密符合秘密性、商业价值和保密措施等条件。可以提供研发记录、实验报告、保密协议、保密制度等证据。例如,企业的研发档案可以证明技术的研发过程和独特性,保密协议可以证明采取了保密措施。
2、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
可以通过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来证明侵权人实施了非法获取、披露或使用技术秘密的行为。比如,有员工证明看到侵权人窃取技术资料,或者有监控视频记录了侵权行为。
3、证明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要证明由于侵权人的行为,导致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受损,如市场份额下降、销售额减少等。可以提供财务报表、市场分析报告等证据。例如,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权利人的产品销售额明显下降,而侵权人的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这就可以作为因果关系的证据。
认定侵犯技术秘密引起的不正当竞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秘密的界定、侵权行为的认定、证据的收集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技术秘密的权属争议、侵权赔偿的计算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