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融资租赁合同的程序通常包括选择租赁物和供应商、谈判协商、签订合同等步骤,这些步骤能保障合同双方权益,使交易顺利进行。

一、订立融资租赁合同的程序是何样的

订立融资租赁合同一般有以下程序。

1、选择租赁物和供应商

承租人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要,确定所需租赁物的规格、型号、性能等要求,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一步是基础,直接关系到后续租赁物能否满足承租人的实际需求。例如,一家制造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就会在市场上寻找能够提供符合其生产要求设备的供应商。

2、项目受理

承租人向出租人提出租赁申请,出租人对承租人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项目可行性等进行调查和评估。只有在出租人认为项目可行、承租人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才会继续推进后续程序。比如,出租人会审查承租人的财务报表、经营业绩等资料。

3、签订购买合同

出租人与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按照承租人对租赁物的要求,向供应商购买租赁物。购买合同的条款通常会涉及租赁物的价格、交付时间、质量标准等重要内容。

4、签订租赁合同

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中会规定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租赁物的使用和维护等条款。

5、交付与验收

供应商按照购买合同的约定,将租赁物交付给承租人。承租人对租赁物进行验收,检查租赁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和出租人沟通解决。

订立融资租赁合同的程序是何样的(0)

二、订立融资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订立融资租赁合同有诸多注意事项。

1、合同条款的明确性

合同条款应清晰明确,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特别是关于租金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和方式,租赁物的维修、保养责任,以及租赁期满后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都需要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例如,租金计算方式应明确是固定租金还是浮动租金,以及浮动的依据和计算方法。

2、租赁物的质量和性能

在合同中应明确租赁物的质量标准和性能要求,以及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责任。承租人在验收租赁物时,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检查,确保租赁物符合要求。如果租赁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供应商或出租人承担相应责任。

3、违约责任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以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能够依据合同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比如,承租人未按时支付租金,应承担逾期利息等违约责任;出租人未按时交付租赁物,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中应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能够在发生纠纷时高效、公正地解决问题。

三、融资租赁合同与普通租赁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融资租赁合同与普通租赁合同存在明显区别。

1、合同主体

融资租赁合同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供应商;而普通租赁合同一般只涉及出租人和承租人两方当事人。这是两者在主体方面的显著差异。

2、租赁物的选择

在融资租赁合同中,租赁物是由承租人选择的,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而在普通租赁合同中,租赁物通常是由出租人事先拥有的,承租人只是在出租人的现有租赁物中进行选择。

3、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程度

融资租赁合同中,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但租赁物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归承租人所有,并且承租人承担租赁物的维修、保养等责任;普通租赁合同中,出租人通常承担租赁物的维修等责任。

4、合同期限和租金

融资租赁合同的期限一般较长,通常与租赁物的使用寿命相当;租金的计算通常要考虑租赁物的购买成本、利息、手续费等因素。而普通租赁合同的期限相对较短,租金的计算相对简单。

订立融资租赁合同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它与普通租赁合同存在明显区别。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如合同变更、解除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融资租赁合同相关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