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通常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来起诉。当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时,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由谁起诉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起诉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被害人本人,当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因犯罪行为受到侵害时,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因身体受伤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就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向被告人主张赔偿。

1、法定代理人

当被害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其法定代理人有权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一般是被害人的父母、监护人等,他们的职责是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其父母作为法定代理人就可以代表其提起诉讼。

2、近亲属

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亲属提起诉讼是为了维护被害人及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因被害人死亡而产生的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费用的赔偿。

3、人民检察院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确保犯罪行为对公共财产造成的损失得到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由谁起诉(0)

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害人起诉流程

被害人起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在刑事案件立案后,被害人可以向负责该刑事案件的司法机关提交附带民事诉讼状。附带民事诉讼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1、收集证据

被害人需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医疗费发票、诊断证明、财产损失清单等。证据要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能被司法机关采纳。

2、参加庭审

在庭审过程中,被害人需要陈述案件事实,出示证据,并进行辩论。被害人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回答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等待判决

庭审结束后,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果被害人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上诉。

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起诉情形

人民检察院在特定情形下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且受损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人民检察院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会在提起公诉的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国有资产流失案件

在一些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犯罪案件中,如贪污、挪用公款等案件,如果国有资产受到损失,人民检察院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返还国有资产或赔偿损失。

2、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

对于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当造成国家或集体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遭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修复环境、赔偿损失等责任。

3、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案件

在一些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犯罪案件中,当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且无人主张权利时,人民检察院也会发挥其法律监督职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起诉主体包括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人民检察院,不同主体在不同情形下行使起诉权。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涉及到起诉的时效、赔偿范围等诸多问题。如果您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标准如何确定、起诉的时效是多久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