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赃行为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一般而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达到立案标准。不过,不同地区可能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治安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即使未达该数额,但存在一些特定情形的,同样会被立案追诉。
一、销赃多少金额立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与销赃金额相关。一般情况下,当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了该罪的入罪标准。这一规定是基于对维护司法秩序和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的考量,通过对销赃行为的打击,遏制犯罪链条的延伸。
2、地区差异
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适当提高立案标准,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可能会执行相对较低的标准。
3、特殊情形
即使销赃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如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等,也应当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二、销赃金额一万以下会立案吗
销赃金额一万以下也有可能会立案。虽然一般标准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但如前文所述,存在特殊情形时,即使未达该金额也会立案。
1、多次销赃行为
如果行为人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且金额虽在一万以下,但这种多次违法的行为反映了其主观恶性较大,社会危害性也不容忽视,依然会被立案追诉。
2、涉及特殊物品
当销赃的物品是电力设备、交通设施等特殊物品时,这些物品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即使销赃金额未达到一万,也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立案。因为这些物品一旦被非法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3、对司法秩序的破坏
销赃行为本身干扰了司法机关对犯罪的侦查和打击,影响了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即使金额不高,但如果该行为对司法秩序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如导致重要案件的侦查受阻等,也可能会被立案处理。
三、销赃金额超过十万怎么判
当销赃金额超过十万时,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量刑相对较重。
1、量刑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2、具体量刑幅度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犯罪手段、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做出合理的判决。
3、对社会的警示作用
对销赃金额超过十万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不要参与销赃等违法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司法环境。
综上所述,销赃行为的立案和量刑与金额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中还可能存在销赃物品性质特殊但金额难以确定、销赃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竞合等相关法律问题。如果您遇到类似的法律难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