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猝死公司是否担责需分情况判断。若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视同工伤情形,公司要担责,需承担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责任。若不符合视同工伤情形,公司可能无需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可能基于公平原则给予一定补偿。
一、加班猝死公司应该担责任吗
加班猝死公司是否担责需要分情况来看。如果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视同工伤情形,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公司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1、认定为工伤后的责任承担
一旦被认定为工伤,公司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公司未缴纳社保的责任
若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那么上述赔偿费用将全部由公司承担。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也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3、不符合工伤情形的情况
如果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情形,公司可能无需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在实践中,考虑到员工是在加班过程中猝死,公司可能基于公平原则给予家属一定的补偿。

二、加班猝死公司担责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加班猝死公司担责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为认定工伤以及公司承担责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准。
1、视同工伤情形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是认定加班猝死是否属于工伤的关键条款。只要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就可以视同工伤。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即使不是直接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死亡,在特定情况下也能获得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的程序规定
条例还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程序。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赔偿标准的规定
对于认定为工伤后的赔偿标准,条例也有详细规定。如前文所述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劳动者家属获得合理赔偿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加班猝死公司不担责的情况有哪些
虽然一般情况下加班猝死公司可能需要担责,但也存在一些公司不担责的情况。
1、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
如果员工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虽然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发病,但超过了48小时才死亡,就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情形,公司可能无需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例如,员工在下班后回到家中才突发疾病死亡,且与工作没有直接关联,这种情况下很难认定为工伤。
2、员工自身存在重大过错
如果有证据证明员工的猝死是由于自身的重大过错导致的,如员工违反公司的加班规定,私自延长加班时间,或者员工本身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且故意隐瞒,公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排加班,那么公司可能不承担主要责任。
3、不可抗力因素
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员工猝死,如突发的自然灾害等,且公司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公司可能无需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加班猝死公司是否担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公司与员工家属对责任认定存在争议、赔偿金额协商不一致等问题。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