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主要遵循当事人约定优先原则,若约定过高或过低可请求调整。当没有约定时,按照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确定赔偿。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定。同时,违约金调整需当事人主动提出,且要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一、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是如何的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首先看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1、约定优先原则
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违约金条款,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般会按照约定执行。例如,双方约定若承租方提前退租,需支付相当于一个月租金的违约金,那么当承租方出现提前退租的违约行为时,就应按照此约定支付违约金。
2、违约金调整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或过低,通常以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为参考。
3、无约定的情况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因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比如,出租方因承租方违约提前退租,导致房屋闲置期间的租金损失就是直接损失。

二、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过高怎么处理
当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处理。
1、提出调整请求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认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减少。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请求需要当事人主动提出,法院或仲裁机构不会主动调整。
2、判断过高的标准
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通常认为,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3、举证责任
主张违约金过高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违约金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差距。例如,承租方主张违约金过高,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出租方的实际损失情况,如房屋闲置期间的合理招租费用等。
三、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过低怎么办
若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守约方的合法权益可能得不到充分保障,此时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1、请求增加违约金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增加违约金。与违约金过高调整一样,需当事人主动提出请求。比如,出租方因承租方违约遭受了较大损失,但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低,出租方就可以请求增加。
2、证明实际损失
守约方要承担证明实际损失的举证责任。实际损失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还可能包括可得利益损失。例如,由于承租方违约,出租方错过最佳出租时机,导致后续租金降低,这部分可得利益损失也应计算在内。
3、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考量
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是否增加违约金以及增加的幅度。在考量时,会遵循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平衡双方的利益。
综上所述,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赔偿标准主要围绕约定和实际损失展开。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违约金支付时间、违约金与定金能否并用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房屋租赁过程中遇到法律方面的困扰,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