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本身并不等同于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仲裁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为解决劳动争议而采取的一种法律途径,而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和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若仲裁请求涉及解除劳动合同,且获得支持,才会产生解除的效果;若未涉及,劳动合同在仲裁期间通常继续有效。

一、申请仲裁算解除劳动合同吗

申请仲裁并不必然意味着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仲裁是当事人将劳动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法律行为。它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手段,而不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方式。

1、仲裁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合同

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申请仲裁,其请求是关于工资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金额等问题时,并不包含解除劳动合同的诉求,那么在仲裁过程中,劳动合同通常处于持续有效的状态。例如,劳动者发现公司未足额支付其加班工资,于是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足额的加班工资,此时劳动合同并未因申请仲裁这一行为而解除。

2、仲裁请求涉及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在仲裁申请中明确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且该请求获得仲裁机构的支持,那么劳动合同从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时间点起解除。比如,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等法定情形,劳动者以该理由申请仲裁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仲裁机构裁决支持,那么劳动合同按照法律规定解除。

申请仲裁算解除劳动合同吗(0)

二、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定情形下可以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用人单位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这些行为,并且规章制度是经过合法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的。比如,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属于严重违纪,某员工连续旷工了五天,公司有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该事实,此时公司可以申请仲裁要求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

2、劳动者方面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可以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且在仲裁时提供相关证据。例如,劳动者发现公司已经连续三个月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

三、申请仲裁期间劳动合同的状态

在申请仲裁期间,劳动合同的状态取决于仲裁请求和具体情况。

1、未提出解除请求

若仲裁请求不涉及解除劳动合同,在仲裁期间,双方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提供劳动条件等,劳动者应继续按照要求提供劳动。例如,劳动者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奖金,在仲裁期间,劳动者仍需正常上班,用人单位也应正常支付工资。

2、提出解除请求但未裁决

当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但仲裁机构尚未作出裁决时,劳动合同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如果最终裁决支持解除,那么从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时间起劳动合同解除;如果裁决不支持解除,那么劳动合同继续有效。比如,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为由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在仲裁结果出来前,双方的劳动关系暂时维持现状。

综上所述,申请仲裁与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同的概念,申请仲裁不一定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申请仲裁还是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如果您在劳动仲裁和劳动合同解除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仲裁的具体流程、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