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医疗事故官司,首先要明确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接着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撰写并提交起诉状,在诉讼中还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了解医疗事故官司赔偿范围及诉讼时效等相关内容。
一、医疗事故的官司该如何打
打医疗事故官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选择解决途径。医患双方可以先自行协商解决,若能达成一致意见,签订相关协议即可。若协商不成,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收集证据
证据是打赢官司的关键。患者要尽可能收集与医疗事故相关的证据,比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诊断证明、医疗费票据等。这些证据能还原医疗过程,证明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
2、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能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3、撰写起诉状
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诉讼请求要明确具体,如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事实和理由部分要详细描述医疗事故的经过和医疗机构的过错。
4、参加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患者要按时参加庭审,遵守法庭纪律。可以聘请律师代理诉讼,律师能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同时,还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医疗事故官司赔偿范围有哪些
医疗事故官司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1、误工费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2、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3、陪护费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4、残疾生活补助费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5、精神损害抚慰金
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三、医疗事故官司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医疗事故官司的诉讼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医疗事故中,一般是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因医疗机构的过错受到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2、特殊情况
如果患者在医疗事故发生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3、中断和中止
诉讼时效可能会因为一些法定事由而中断或中止。例如,患者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打医疗事故官司需要了解一系列的法律知识和程序。除了上述提到的如何打官司、赔偿范围和诉讼时效等问题,还有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医疗机构的免责情形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医疗事故官司中遇到了难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