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网络信息罪的判刑需依据具体罪名和情节。常见涉及网络信息的犯罪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判刑会综合考虑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
一、犯网络信息罪怎么判刑
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网络信息罪”这一具体罪名,涉及网络信息的犯罪有多种,下面以常见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为例来讲解判刑情况。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等情形。而“情节特别严重”通常是指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
2、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法院在判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1、情节严重的量刑
当出现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标准,如前述的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等五十条以上,住宿信息等五百条以上等情况时,就属于情节严重。此时,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司法实践中,对于初犯,且非法获取、出售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刚刚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积极退赃、悔罪态度较好的,可能会判处拘役并适用缓刑,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量刑
如果造成了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就属于情节特别严重。这种情况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例如,一些犯罪分子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于电信诈骗,导致众多被害人遭受巨额财产损失,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三、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构成要件及判刑依据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和判刑依据。
1、构成要件
该罪的行为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仍然积极为之。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发布违法犯罪信息,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等行为。例如,有人专门设立网站用于传授网络诈骗的方法,或者在网络上发布销售枪支的信息等,就符合该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2、判刑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会综合考虑行为的次数、发布信息的数量、造成的危害后果等因素。如果行为人多次利用信息网络发布违法犯罪信息,或者发布的信息导致多人受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一旦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涉及网络信息的犯罪,判刑要依据具体的罪名和实际情况来确定。除了上述提到的罪名,还有网络诽谤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网络犯罪的判刑问题,或者遇到了相关的法律纠纷,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