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到人赔偿标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一般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医疗费按实际支出算;误工费依受害人误工时间和收入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人数和期限来确定。若造成残疾或死亡,还有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赔偿项目。确定赔偿标准时,要考虑狗主人的过错程度、受害人是否有过错等。

一、狗咬到人赔偿标准是什么

狗咬到人赔偿标准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赔偿范围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医疗费:这是最基本的赔偿项目,按照医院对受害人治疗所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比如被狗咬伤后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处理伤口等产生的费用。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4、交通费: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如果造成受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狗咬到人赔偿标准是什么(0)

二、狗咬到人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狗咬到人赔偿标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1、无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这意味着只要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不管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都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狗主人遛狗时没有拴狗绳,狗突然咬伤路人,即使狗主人并非故意让狗伤人,也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情形:如果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比如受害人故意挑衅狗,导致被狗咬伤,那么狗主人的赔偿责任可能会减轻。

3、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的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例如,狗主人没有给狗打疫苗、没有办理狗证等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一旦狗伤人,狗主人要承担更重的责任。

三、不同情况下狗咬到人赔偿标准的差异

不同情况下狗咬到人赔偿标准会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狗的饲养方式:如果是家养宠物狗,一般情况下狗主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但如果是流浪狗,情况就比较复杂。如果能找到原主人,原主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长期投喂流浪狗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认定为事实上的管理人,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例如,有人长期在小区投喂流浪狗,导致流浪狗聚集,其中一只狗咬伤他人,投喂者可能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2、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如前面所述,如果受害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狗主人的赔偿责任会减轻或免除。但如果受害人只是一般过失,狗主人仍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比如受害人路过时不小心碰了一下狗,狗就咬人,这种情况下狗主人不能以受害人有轻微过失为由减轻责任。

3、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咬伤,赔偿主要集中在医疗费等较小的范围内;但如果造成受害人残疾甚至死亡,赔偿金额会大幅增加,包括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高额赔偿项目。例如,被狗咬伤后导致受害人面部毁容,除了基本的医疗费用,还可能涉及后续的整形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综上所述,狗咬到人赔偿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不同情况会导致赔偿结果有所不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狗主人拒绝赔偿、赔偿金额协商不一致等问题。如果您在遇到狗咬人赔偿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