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判决后一方不还钱时,可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解决。首先要了解申请执行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交申请等。同时要知晓法院执行的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财产等。还需关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对方无财产可供执行等情况。
一、判决后不还钱怎么办
当法院作出判决后,债务人不还钱,债权人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
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且该文书具有可执行的内容。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
债权人需要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3、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二、判决后不还钱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般情况下,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若债务人仍未还钱,债权人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明确履行期限
法院的判决书会明确规定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的期限。如果判决书指定了具体的还款日期,那么从该日期届满次日起,若债务人未还款,债权人即可在申请执行的期间内申请强制执行。例如,判决书规定债务人应在判决生效后 10 日内还款,那么在这 10 日的履行期限结束后,若债务人未还钱,债权人就可以准备申请强制执行。
2、分期履行的情况
若判决书规定债务是分期履行的,那么对于每期未履行的部分,从该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债权人就可以针对该部分申请强制执行。比如,判决书规定债务人分三期还款,每期还款间隔 3 个月,那么当第一期还款期限届满,债务人未还第一期款项时,债权人就可以就第一期的款项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必等到所有分期都到期。
3、未规定履行期限的情况
如果判决书未规定履行期限,那么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债权人就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若债务人拒绝,债权人可以在申请执行的二年期间内申请强制执行。
三、判决后不还钱会被拘留吗
判决后不还钱,在一定情况下债务人可能会被拘留。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拘留
如果债务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其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债务人明明有存款,但却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法院可以对其进行拘留。
2、妨碍执行公务的拘留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如果债务人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对司法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等,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比如,在法院执行人员上门查封财产时,债务人暴力抗拒,这种行为就属于妨碍执行公务,法院有权对其进行拘留。
3、拘留的程序和期限
法院决定拘留时,会作出拘留决定书,并由司法警察将被拘留人送交当地公安机关看管。拘留的期限一般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认错悔改的,可以责令其具结悔过,提前解除拘留。
综上所述,判决后不还钱,债权人有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如申请强制执行等。而债务人若不履行还款义务,可能面临被强制执行、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后果。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判决后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执行过程中遇到阻碍等更多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