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监护人根据被监护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人员按顺序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监护人由配偶、父母、子女等按顺序担任。还可通过协议、指定等方式确定监护人。

一、自然人的监护人都有哪些

自然人的监护人分为未成年人监护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监护人两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若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二是兄、姐;三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

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再次是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自然人的监护人都有哪些?(0)

二、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确定方式有哪些

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确定方式多样。

1、法定监护

如前面所述,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这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这种监护关系因子女出生的法律事实而发生,只要父母具有监护能力,就应当履行监护职责。

2、协议确定监护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比如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兄、姐之间可以通过协议来确定由谁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3、指定监护

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三、成年人监护人如何履行职责

成年人监护人履行职责意义重大。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

监护人应当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例如,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监护人应当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维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比如在处理被监护人房产等重大财产时,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确保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

3、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监护人可以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提起诉讼,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自然人的监护人因被监护人的不同情况而有多种类型和确定方式,监护人也需依法履行相应职责。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监护权的变更、撤销等问题。如果您在监护相关法律问题上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得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