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离职合同后,若企业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况,劳动者仍可从多方面告企业。即便签订了离职合同,若合同存在不合法或企业有后续未履行的义务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

一、签离职合同后还能从哪些方面告企业

签了离职合同后,仍有多个方面可以告企业。

1、未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因特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如经济性裁员、协商一致由企业提出解除等,应支付经济补偿。若签离职合同后企业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例如,企业以经营困难为由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承诺支付经济补偿,但签完离职合同后却拒绝支付,此时劳动者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经济补偿。

2、加班工资未支付

劳动者在离职前存在加班情况,而企业未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的,即便签了离职合同也可追讨。如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在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加班,企业却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倍数的加班工资,劳动者可向企业主张。

3、未履行竞业限制补偿

若离职合同中有竞业限制条款,企业应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若企业未履行该义务,劳动者可要求企业支付补偿。比如,劳动者签了离职合同并遵守竞业限制约定,但企业一直未支付补偿,劳动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

签离职合同后还能从哪些方面告企业(0)

二、签离职合同后企业未支付加班费如何维权

签离职合同后发现企业未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收集证据

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劳动者要收集能证明加班事实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加班申请单、工作邮件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劳动者在何时、何种情况下进行了加班。

2、与企业协商

可以先尝试与企业友好协商,向企业说明情况,要求支付加班费。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也有助于维护双方关系。

3、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要积极配合,如实陈述情况。

4、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依法作出判决。

三、签离职合同后企业未支付经济补偿怎么办

签离职合同后企业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补偿标准

劳动者要清楚自己应得的经济补偿数额。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与企业沟通

先与企业沟通,了解未支付经济补偿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财务流程问题或其他误解,通过沟通有可能解决问题。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若沟通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企业进行调查,督促企业支付经济补偿。

4、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

劳动者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及逾期支付的赔偿金

签离职合同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失去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在未支付经济补偿、加班工资以及未履行竞业限制补偿等多方面,劳动者都有途径告企业。还有签离职合同后企业未补缴社保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