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劳动者一般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且可获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应注意维权方式和证据收集等问题。
一、拖延发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法律依据的具体解读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工资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拖延发工资属于未履行该基本义务的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此情况下,劳动者有权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以维护自身权益。
2、解除合同后的补偿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依据该法第四十六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解除合同的程序
劳动者可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中应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的情况以及依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意愿。

二、拖延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标准
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时,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
1、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如前面所述,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额外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赔偿的申请途径
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主张赔偿。
三、如何证明拖延发工资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要证明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从而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收集相关证据。
1、工资支付记录
可以通过银行工资流水记录来证明工资发放的时间和金额。如果工资是通过现金发放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具工资条,工资条上应注明发放时间和金额等信息。
2、劳动合同约定
劳动合同中通常会约定工资的发放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证明用人单位是否拖延发工资。
3、其他证据
同事的证言、与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关于工资问题的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邮件等)也可以作为证明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的证据。在收集证据时,劳动者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拖延发工资,劳动者不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还能获得相应赔偿,但需要注意收集证据和遵循法律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赔偿、赔偿计算存在争议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