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并非要等上班了才能进行。一般而言,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和是否上班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鉴定条件,即使未上班也能申请。
一、工伤鉴定是等上班了才能鉴定吗
不是的,工伤鉴定并非要等上班之后才能进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1、伤情稳定是关键
判断能否进行工伤鉴定的重要标准是伤情是否相对稳定。比如骨折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骨折部位愈合到一定程度,不再有明显的病情变化,就可以考虑进行鉴定,而不是看是否已经恢复工作。
2、停工留薪期规定
停工留薪期内,职工无需上班,在此期间如果伤情稳定符合鉴定条件,就可以申请。一般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工伤鉴定不上班会有影响吗
工伤鉴定不上班通常没有影响。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停工留薪期保障
只要是在合理的停工留薪期内进行工伤鉴定,不上班不会影响鉴定结果和职工应享有的权益。比如在停工留薪期内申请鉴定,若被鉴定为相应伤残等级,可按照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2、超出停工留薪期情况
如果超出停工留薪期,职工无正当理由不上班,可能会对自身权益产生一定影响。单位可能会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处理,比如可能会影响工资发放等。
三、工伤鉴定后多久可以上班
工伤鉴定后多久可以上班取决于鉴定结果和医生的建议。
1、无需继续治疗情况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职工身体状况已经恢复到可以正常工作,且医生也认为可以上班,那么职工就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例如一些轻微工伤,经过鉴定身体功能完全恢复,就可以立即上班。
2、需要后续治疗情况
若鉴定后还需要进一步治疗或康复,职工则需要继续休息治疗。比如鉴定为伤残等级较高,需要长期康复训练,那么就需要等康复到一定程度,医生评估可以上班时再恢复工作。
综上所述,工伤鉴定和上班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于伤情是否稳定。工伤鉴定不上班在合理期限内通常无影响,而鉴定后多久上班要依据具体情况。如果大家还有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流程等相关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