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即可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未明确规定拖欠时长限制。通常工资应按月支付,若超过约定支付周期未发,劳动者就能维权。申请仲裁时要准备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的证据,按法定程序进行。

一、单位拖欠多久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单位拖欠工资达到多长时间,劳动者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只要单位超过了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支付时间发放工资,就属于拖欠工资,劳动者此时便有权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也指出,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实际操作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每月15日支付上月工资,而到了16日工资仍未发放,劳动者就可以考虑与单位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就可以准备相关材料申请劳动仲裁。

单位拖欠多久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0)

二、单位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当劳动者决定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单位拖欠工资的问题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1、提交申请书

劳动者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劳动者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诉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或裁决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三、单位拖欠工资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的材料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拖欠的事实。

1、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如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这些材料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申请劳动仲裁的基础。

2、证明工资拖欠的材料

包括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记录、用人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等。这些材料可以明确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和时间。

3、其他材料

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这些材料有助于仲裁委员会了解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综上所述,单位只要拖欠工资,劳动者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仲裁时,劳动者要清楚相关流程并准备好所需材料。那么,劳动仲裁裁决后单位拒不执行怎么办?申请劳动仲裁是否需要支付费用?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您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