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的法律依据主要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一般需担责,若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致害,可减轻或免除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伤人,饲养人或管理人要担全责。这些规定明确了责任划分,保障受害者索赔权益。

一、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法律依据是啥

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一般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就有赔偿责任,除非能证明受害者自身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例如,受害者故意挑衅动物导致被咬伤,饲养人或管理人可能减轻赔偿责任。

2、特殊情况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这类危险动物,法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责任认定,无论受害者是否存在过错,饲养人或管理人都要承担全部责任。这是为了加强对公众安全的保护,避免因饲养危险动物带来的潜在风险。

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法律依据是啥(0)

二、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流程及法律依据

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不仅要了解法律依据,还需知晓索赔流程。

1、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

受害者被动物伤害后,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并保留好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发票等证据。这些证据是后续索赔的关键,能证明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和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等,这些医疗相关的材料都属于书证范畴,具有法律效力。

2、确定责任主体并协商赔偿

明确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后,受害者可与他们进行协商赔偿事宜。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费用。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赔偿协议,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3、协商不成提起诉讼

若协商无果,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动物伤人的事实以及自己的损失情况。法院会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三、无主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法律依据及处理方式

对于无主动物伤人的情况,也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处理方式。

1、若能找到原饲养人或管理人

即使动物成为无主动物,但如果能查明其原饲养人或管理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原饲养人或管理人仍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原饲养人遗弃动物后,该动物伤人,原饲养人不能因为遗弃行为而免除责任。

2、无法找到原饲养人或管理人

在某些公共场所,如果因管理不善导致无主动物伤人,场所的管理者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由于商场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无主动物进入并伤人,商场可能要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该条规定,宾馆、商场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综上所述,动物伤人受害者索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责任认定方式。无论是一般的饲养动物伤人,还是无主动物伤人,受害者都能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动物伤人后饲养人逃逸、多个动物共同伤人等复杂情况。如果您在动物伤人索赔方面遇到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