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下达判决书后上诉期的时长根据案件类型有所不同。民事案件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服裁定的是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刑事案件里,不服判决的上诉期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为五日,均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一、法院下达判决书上诉期是多长时间
法院下达判决书后的上诉期因案件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1、民事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的送达之日是指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日期。例如,甲在5月1日收到一审民事判决书,那么他的上诉期从5月2日开始计算,到5月16日结束。
2、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比如,乙在6月1日接到刑事判决书,其上诉期从6月2日起至6月11日。

二、民事判决书上诉期的计算方式
民事判决书上诉期的计算有明确的规则。
1、起始时间
以判决书送达当事人之日作为起始点。送达方式多样,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等。当采用直接送达时,当事人签收的日期即为送达之日;若为邮寄送达,以当事人签收邮件的日期为准。
2、截止时间
在起始时间的基础上,往后推算十五天。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例如,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是周六,那么上诉期就顺延至下周一。
3、特殊情况
若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不在同一辖区居住,导致判决书不能同时送达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分别计算。
三、刑事案件判决书上诉期的注意事项
刑事案件判决书上诉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上诉主体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2、上诉方式
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3、逾期后果
如果超过上诉期未上诉,一审判决或裁定就会发生法律效力。一旦生效,当事人就失去了通过上诉程序改变判决结果的机会。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案件的判决书上诉期有不同规定和计算方式。了解这些内容对于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那么,上诉后多久会有二审结果?上诉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如果对这些更多相关法律问题有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