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所被打是可以要求赔偿的。从法律层面看,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赔偿相应费用;从实际操作讲,需及时收集证据、明确责任主体等。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但要注意遵循合法途径和程序来主张赔偿。
一、公共场所被打可以要求赔偿吗
肯定的,在公共场所被打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1、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所以,在公共场所被打,受害者有明确的法律支持来要求赔偿。
2、责任认定
一般情况下,打人者要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如果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比如没有及时制止打人行为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3、赔偿流程
受害者要及时报警并就医,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费用清单等。可以与打人者或相关责任方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要求赔偿。

二、公共场所被打要求赔偿的范围有哪些
公共场所被打要求赔偿的范围较为广泛。
1、医疗费用
包括因受伤而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这些费用必须是与此次被打受伤直接相关的合理费用。受害者需要提供正规的医疗发票作为证据。例如,因被打导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所产生的手术费、术后的康复治疗费等都在赔偿范围内。
2、误工费
如果因受伤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减少了收入,那么这部分减少的收入就是误工费。计算误工费需要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来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护理费
如果受害者需要他人护理,那么护理人员的费用也可以要求赔偿。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4、其他费用
还包括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交通费是指受害者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以正式票据为凭。营养费根据受害者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三、公共场所被打要求赔偿需要注意什么
公共场所被打要求赔偿时需要注意一些要点。
1、收集证据
及时收集与被打事件相关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现场的监控视频,它可以清晰地记录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证明打人者的行为。还有现场的证人证言,证人能够描述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增加证据的可信度。医院的相关材料,如诊断证明、病历等,是证明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的关键证据。
2、把握时间
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受害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否则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同时,在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时,也要注意时间节点,避免久拖不决。
3、合法途径
要求赔偿要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不能采取威胁、恐吓等非法手段向对方索要赔偿。可以先与对方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就按照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的规则和程序,如实陈述事实。
综上所述,在公共场所被打是可以要求赔偿的,并且有明确的赔偿范围和相应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涉及到责任认定、证据收集等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如果打人者是未成年人该如何赔偿?公共场所管理者的补充责任具体比例如何确定?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