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逃逸造成轻伤一般情况下难以主张精神赔偿责任。精神损害赔偿通常需造成严重精神损害,轻伤往往未达此程度,但存在特殊情形可获赔偿。同时,逃逸方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责任。

一、交通逃逸造成轻伤有没有精神赔偿责任

一般而言,交通逃逸造成轻伤,很难主张精神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的赔偿。对于“严重精神损害”,法律虽未明确统一标准,但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一般的轻伤未达到这一程度。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交通逃逸造成轻伤的情形中,若只是单纯的身体损伤且未造成严重精神痛苦的外在表现,法院通常不会支持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2、特殊情况

如果该轻伤给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比如因受伤部位在面部等明显位置,导致受害人产生严重的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且有相关的心理咨询报告或诊断证明等证据支持,那么受害人也有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交通逃逸造成轻伤有没有精神赔偿责任(0)

二、交通逃逸造成轻伤的民事赔偿范围

即使交通逃逸造成轻伤难以获得精神赔偿,但逃逸方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1、医疗费

包括受害人因就医治疗支出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费等。这些费用都需要有相应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确定具体数额。

2、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4、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

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三、交通逃逸造成轻伤的行政处罚后果

交通逃逸造成轻伤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会面临行政处罚。

1、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拘留

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逃逸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拘留处罚。

3、吊销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是对交通逃逸行为的一种严厉处罚,旨在维护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

综上所述,交通逃逸造成轻伤一般较难获得精神赔偿,但逃逸方需承担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责任。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交通逃逸造成轻伤后责任认定不清、赔偿协商不成等问题。如果您在交通法律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