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诉讼是可以适用调解的。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可就赔偿范围、方式、数额等进行协商并达成调解协议。这既尊重了当事人意愿,又能提高诉讼效率、化解行政争议。不过调解需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一、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吗
行政赔偿诉讼是可以适用调解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在坚持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就赔偿范围、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这为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适用调解的原因
一方面,调解可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赔偿的具体事项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通过调解,双方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一个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案。另一方面,调解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减少当事人的诉累。相比于严格的诉讼程序,调解更加灵活、便捷,能够更快地解决纠纷,化解行政争议。
3、调解的限制
调解必须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法院在调解过程中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确保调解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赔偿诉讼调解有其特定的程序。调解应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
1、启动调解
可以由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也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向当事人提出调解建议。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或者决定进行调解后,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2、调解过程
在调解过程中,法院会了解双方的诉求和争议焦点,引导双方进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范围、方式、数额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法院也会向双方当事人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帮助双方达成合理的调解协议。
3、达成调解协议
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审查协议是否符合自愿、合法原则,是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如果协议符合要求,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4、调解不成
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及时作出判决,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应注意什么
在行政赔偿诉讼调解中,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
1、自愿原则
调解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进行调解。法院在调解过程中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自愿权,确保调解是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2、合法原则
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赔偿的范围、方式和数额等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协商。法院要对调解协议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出现违法的调解协议。
3、保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
调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例如,在涉及国有资产赔偿的案件中,调解协议不能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4、明确调解协议的内容
调解协议应当明确具体,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表述。协议中应详细规定赔偿的范围、方式、数额、履行期限等内容,以确保协议能够得到有效履行。
综上所述,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且调解有其特定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和法院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那么,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后一方不履行协议怎么办?行政赔偿诉讼调解与其他类型调解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您在行政赔偿诉讼调解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