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逃逸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逃逸方通常会承担较为不利的责任认定结果,一般情况下会负事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一、撞车逃逸责任怎么划分的
撞车逃逸责任的划分需要依据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是因为逃逸行为破坏了事故现场的完整性,导致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难以查明。
1、一方逃逸的情况
如果仅有一方当事人逃逸,而没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过错,那么逃逸方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例如,在一条道路上,A车与B车发生碰撞,A车驾驶员害怕承担责任而驾车逃离现场。由于没有证据表明B车存在过错,那么A车驾驶员将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2、双方都有过错且一方逃逸的情况
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逃逸方的责任。比如,A车和B车发生碰撞,A车逃逸,但有监控视频显示B车存在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此时交警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适当减轻A车的责任,但A车仍需承担主要责任。
3、逃逸导致无法认定责任的情况
当逃逸行为导致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时,逃逸方同样要承担全部责任。因为逃逸方的行为使得事故调查难以进行,无法确定双方的过错程度,所以由逃逸方承担不利后果。

二、撞车逃逸后自首责任怎么划分
撞车逃逸后自首,责任划分仍会考虑逃逸行为,但自首情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责任认定和处罚。
1、自首对责任认定的影响
虽然逃逸后自首,但逃逸行为本身已经对事故调查造成了阻碍,原则上逃逸方仍需承担主要责任。不过,自首表明当事人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意愿,在责任划分时会作为从轻情节予以考虑。例如,A车撞车逃逸后又主动到交警部门自首,交警在认定责任时,会综合考虑事故的具体情况和A车自首的情节,可能会适当减轻A车的责任,但不会免除其逃逸应承担的主要责任。
2、法律对自首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撞车逃逸案件中,逃逸者自首后如实供述事故经过,在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方面都可能会得到从轻处理。
3、民事赔偿责任的划分
在民事赔偿方面,逃逸后自首的当事人仍需根据责任划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使责任有所减轻,也不能免除其对受害者的赔偿义务。例如,若A车逃逸后自首,经认定承担70%的责任,那么A车驾驶员需要按照这个比例对B车的损失进行赔偿。
三、撞车逃逸无人员伤亡责任怎么划分
撞车逃逸无人员伤亡时,责任划分同样遵循上述原则。逃逸方一般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除外。
1、单纯财产损失的责任认定
如果事故仅造成车辆等财产损失,逃逸方通常承担全部责任。比如,A车与B车发生碰撞,造成B车车身损坏,A车逃逸。由于没有证据表明B车存在过错,A车将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需要赔偿B车的维修费用等财产损失。
2、双方过错与责任划分
若有证据证明双方都有过错,会根据过错程度划分责任。例如,A车和B车在变道时发生刮擦,A车逃逸,但监控显示B车变道时未打转向灯,存在一定过错。此时,交警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确定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3、逃逸的行政处罚
即使无人员伤亡,撞车逃逸也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综上所述,撞车逃逸责任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逃逸行为通常会让当事人承担较重的责任,但自首等情节可能会对责任认定产生一定影响。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撞车逃逸后被找到但对方不追究责任该如何处理、撞车逃逸后保险是否理赔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