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也能发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后,用人单位就有支付工资的义务。即便没有合同,劳动者可通过多种证据证明劳动关系,进而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一、没有劳动合同能发工资吗
肯定的,没有劳动合同也能发工资。在法律层面,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是基于双方存在的劳动关系,而非仅仅依赖书面劳动合同。
1、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
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接受了该劳动,就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例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有报酬的劳动,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这些行为都足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表明,只要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就是其法定义务,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并无直接关联。

二、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证明能要工资
当没有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证明劳动关系,从而要回工资。
1、收集相关证据
可以收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证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报酬情况。
2、维权途径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处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没劳动合同不发工资找谁解决
当遇到没劳动合同且不发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寻找多个途径解决问题。
1、劳动监察部门
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相关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并要求支付劳动者工资。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人民法院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作出公正的判决。通过司法途径,劳动者可以更有力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没有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者获得工资。在实际生活中,劳动者可能还会遇到诸如没签合同工资计算标准、没合同不发工资的赔偿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劳动权益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