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但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超过一年未签,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但缴纳社保了怎么赔偿

即使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保,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赔偿计算方式

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例如,劳动者于2024年1月1日入职,用人单位直到2024年5月1日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支付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的双倍工资。

2、赔偿期限

最多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维权途径

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未签订劳动合同但缴纳社保了怎么赔偿(0)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双倍工资赔偿案例

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未签订劳动合同但缴纳社保,劳动者获得双倍工资赔偿的案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个典型案例。

1、案例详情

小李于2023年3月入职某公司,公司为其缴纳了社保,但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小李工作到2023年10月,因个人原因离职。之后,小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仲裁结果

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公司虽为小李缴纳了社保,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最终裁决公司支付小李2023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3、案例启示

此案例提醒用人单位,即使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保,也不能忽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同时,劳动者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赔偿的法律依据

未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赔偿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这些法律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该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该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3、法律意义

这些法律规定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市场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未签订劳动合同但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依法获得双倍工资赔偿。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要了解自身权益及维权途径。那么,双倍工资赔偿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多久?如果遇到这些相关法律问题,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