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规定,一般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下面将对该问题及相关长尾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是怎样的
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主要依据停工留薪期来确定标准。
1、停工留薪期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所获得的工资收入、奖金、津贴等各项待遇。例如,小李每月工资5000元,另有绩效奖金1000元,因工受伤后,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仍需每月支付给他6000元。
2、停工留薪期时长: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包含奖金吗
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是否包含奖金需要分情况来看。
1、固定奖金:如果奖金是固定发放的,属于工资福利待遇的一部分,那么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应当照常发放。比如,某公司每月固定发放的全勤奖200元,职工因工受伤后,在停工留薪期内,这200元全勤奖也应正常发放。因为全勤奖是基于职工正常出勤和工作表现给予的一种常规奖励,属于工资构成的一部分。
2、绩效奖金:绩效奖金通常与职工的工作业绩、工作量等挂钩。在因工受伤期间,职工无法正常提供劳动,可能无法达到绩效奖金的考核标准。这种情况下,是否发放绩效奖金要根据单位的具体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如果单位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发放绩效奖金,且该规定不违反法律法规,那么单位可以不发放。但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即使职工因工受伤无法工作,也应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绩效奖金,那么单位就需要按照约定执行。
三、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和平时工资一样吗
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在停工留薪期内和平时工资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1、基本一致情况:如前面所述,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这意味着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时所获得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津贴等通常会按照原标准发放。例如,小张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岗位津贴500元,因工受伤后,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会每月支付给他3500元,和平时工资在这部分是一样的。
2、可能存在差异情况:一些与出勤、业绩直接相关的收入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加班工资,职工在因工受伤期间无法加班,自然不会有加班工资;还有一些根据当月工作成果发放的提成等,由于职工无法正常工作,也可能无法获得。如果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未恢复工作,工资待遇可能会根据伤残等级等情况进行调整,与平时工资就会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因工受伤期间工资发放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奖金、与平时工资对比等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职工在因工受伤期间遇到工资发放方面的问题,如单位未按标准发放工资等,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本站,你可以免费问律师,咨询解答各类法律问题,比如因工受伤后单位拒绝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该如何维权、停工留薪期如何申请延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