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追诉期被起诉,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通常不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处罚。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案件分析。
一、过了追诉期被起诉会怎样
当案件过了追诉期被起诉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1、侦查阶段
如果在侦查阶段发现案件已过追诉期,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这是因为继续侦查已无法律依据,且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例如,某盗窃案件,犯罪行为发生在多年前,已过追诉期,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就会撤销该案件。
2、审查起诉阶段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若发现过了追诉期,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不会被提交到法院进行审判。比如一起轻微的故意伤害案件,过了追诉期后,检察院审查后会决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
3、审判阶段
若案件已经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会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这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审判程序的困扰。

二、过了追诉期被起诉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
过了追诉期被起诉,虽然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不承担民事责任。追诉期主要是针对刑事责任而言,而民事责任有其独立的诉讼时效规定。
1、民事责任的独立性
民事责任的承担与否取决于民事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例如,在侵权案件中,即使犯罪行为已过刑事追诉期,但如果仍在民事侵权的诉讼时效内,受害人仍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
2、具体案例分析
比如,甲在多年前对乙实施了人身伤害,刑事追诉期已过,但乙因该伤害一直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且在民事侵权诉讼时效内,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三、过了追诉期被起诉法院会受理吗
过了追诉期被起诉,法院通常会受理,但会在审理过程中对追诉期进行审查。
1、受理的原因
法院受理案件是基于当事人的起诉权。只要符合起诉的形式要件,如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等,法院就会受理。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让其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2、审查与处理
在受理后,法院会对案件是否过追诉期进行审查。如果确实过了追诉期,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如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例如,在某诈骗案件中,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法院受理后经审查发现已过追诉期,就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综上所述,过了追诉期被起诉在刑事方面通常不会导致刑事处罚,但可能涉及民事责任问题,且法院会受理案件并审查追诉期情况。那么,追诉期是如何具体计算的呢?不同类型案件的追诉期有何差异?如果对追诉期有争议该如何解决?如果你有这些或其他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