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占地20多年未补偿的情况,可通过向法院起诉来维权,通常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不同的占地主体和性质决定了具体的起诉法院及程序。
一、占地20多年未补偿去哪起诉维权
若遇到占地20多年未补偿的情况,起诉维权的去向要根据占地主体和性质来确定。
1、行政诉讼
如果是政府部门实施的征地行为未给予补偿,应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是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比如,当地县政府进行征地却未补偿,通常就向该县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案件重大、复杂,可能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被占地的土地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
2、民事诉讼
若占地主体是企业等民事主体,就提起民事诉讼。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比如是某企业占地未补偿,就向该企业住所地的法院起诉。同时,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有关于管辖法院的约定,按照约定执行;没有约定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在占地补偿纠纷中,土地所在地可视为合同履行地。

二、占地多年未补偿起诉需要什么证据
占地多年未补偿起诉时,需要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
1、土地权属证据
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宅基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等,这些证据能证明你对被占地拥有合法的权益。比如农村村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记载了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等信息,是确定土地权益的重要凭证。
2、占地相关证据
如占地公告、征地协议、占地现场的照片、视频等。占地公告能证明占地行为的存在和相关主体;征地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果协议中约定了补偿事宜但未履行,可作为有力证据。现场照片和视频能直观反映土地被占用的现状。
3、未补偿证据
可以是与占地主体沟通补偿问题的聊天记录、信件、通话录音等,证明对方知晓未补偿的情况且未履行补偿义务。例如,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沟通补偿的电话录音,能证明你一直在主张自己的权利。
三、占地20多年未补偿起诉时效过了怎么办
即便占地20多年,可能会面临起诉时效问题,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1、判断是否存在时效中断、中止情形
如果在这20年中,你一直在向占地主体主张补偿权利,比如每年都向政府部门提交补偿申请,那么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尝试协商解决
即使起诉时效过了,仍然可以与占地主体进行协商。向对方说明情况,争取通过协商达成补偿协议。因为协商解决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3、寻求政府部门调解
可以请求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解。政府部门可以从中协调,促使占地主体给予合理补偿。比如向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反映情况,请求他们介入调解。
占地20多年未补偿起诉维权涉及到确定起诉法院、准备证据以及应对时效等多方面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可能遇到证据收集困难、法律适用复杂等情况。如果您在占地补偿维权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收集更有效的证据、如何应对对方的抗辩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