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导致骨折后,首先要确保伤者安全并及时送医治疗。接着应报警定责,收集现场证据。后续根据责任认定与对方协商赔偿,若协商不成可考虑法律途径。同时要注意保留好各类费用凭证,以便主张赔偿。
一、交通事故骨折如何处理
当遇到交通事故导致骨折的情况,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妥善处理。
1、及时救助伤者
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查看伤者的情况,若伤者骨折情况严重,切勿随意搬动,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可以对伤者进行简单的安抚,避免伤者因过度紧张而加重伤情。
2、报警与现场处理
拨打122报警电话,向交警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在交警到来之前,保护好事故现场,尽量不要破坏现场的证据,如车辆的位置、刹车痕迹等。同时,可以用手机拍摄现场照片和视频,记录事故的全貌、车辆受损情况、伤者位置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处理中可能会起到关键作用。
3、责任认定
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情况,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确定双方责任的重要依据,当事人应认真对待。如果对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4、协商与赔偿
根据责任认定结果,与对方当事人及其保险公司进行协商赔偿事宜。赔偿的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和冷静,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如果协商达成一致,双方可以签订赔偿协议。
5、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如事故责任认定书、医疗费用发票、病历、诊断证明、误工证明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交通事故骨折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骨折赔偿标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损失来确定。
1、医疗费
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等。
2、误工费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3、护理费
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4、残疾赔偿金
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5、其他费用
还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营养费根据伤者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三、交通事故骨折后多久做伤残鉴定合适
交通事故骨折后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一般原则
伤残鉴定一般要等到治疗终结后进行。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通常来说,骨折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伤者的身体状况会不断变化,过早进行鉴定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伤者的伤残程度。
2、不同部位骨折的时间参考
对于一般的骨折,如四肢骨折,在伤后3 - 6个月左右进行鉴定较为合适。因为这个时间段骨折基本愈合,功能恢复情况也相对稳定。但如果是涉及关节部位的骨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关节功能的恢复可能会比较缓慢,一般建议在伤后6 - 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鉴定。对于一些严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其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在伤后9 - 12个月或更久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
3、鉴定机构的选择
要选择具有资质的正规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可以通过交警部门、法院或律师事务所等渠道获取推荐的鉴定机构名单。在进行鉴定时,要携带好相关的材料,如事故责任认定书、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以便鉴定机构全面了解伤者的情况。
交通事故骨折的处理涉及多个方面,从及时救助伤者到责任认定、赔偿协商以及伤残鉴定等环节都需要当事人认真对待。在处理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保险理赔的具体流程、赔偿项目的争议等。如果您在交通事故骨折处理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