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取保候审担保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当成为取保候审的保证人,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规定,若未履行义务,可能面临罚款等处罚;若采用保证金方式担保,被保证人违反规定,保证金可能被部分或全部没收。
一、为他人取保候审担保有啥法律责任
为他人取保候审提供担保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即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不同方式下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
1、保证人保证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如果被保证人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而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保证人明知被保证人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却未阻止和报告,就可能面临罚款处罚。若情节严重,如帮助被保证人逃匿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保证金保证的法律责任
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收取和处理由执行机关负责。被保证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被保证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这意味着,当被保证人违反规定时,保证金可能会被部分或全部没收。

二、为他人取保候审做保证人有什么风险
为他人取保候审做保证人存在多方面风险。
1、经济风险
若被保证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保证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罚款的数额通常根据被保证人违反规定的情节轻重等因素确定。这会给保证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例如,被保证人擅自离开居住地,而保证人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就可能面临罚款。
2、法律风险
如果保证人故意不履行保证义务,帮助被保证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可能会被认定构成犯罪,从而面临刑事处罚。这种法律风险会对保证人的个人名誉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3、信用风险
在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保证人因未履行保证义务而受到处罚的记录,可能会对其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在金融信贷、商业合作等方面的活动。
三、取保候审保证金被没收后怎么办
当取保候审保证金被没收后,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1、了解没收原因
首先要向执行机关了解保证金被没收的具体原因和依据。执行机关会出具相关的法律文书,说明没收保证金的事实和法律条款。例如,是因为被保证人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还是干扰证人作证等原因导致保证金被没收。
2、申请复核
如果认为保证金没收决定存在错误或不合理之处,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执行机关申请复核。在申请复核时,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和理由,证明被保证人没有违反规定或者保证人已经尽到了保证义务。
3、后续处理
若复核后维持没收决定,被保证人需要按照执行机关的要求,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面临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等措施。此时,要积极配合执行机关的安排,确保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为他人取保候审担保无论是作为保证人还是提供保证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在决定为他人担保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后果。那么,担保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在不同案件中有哪些差异?保证金的数额是如何确定的?如果您对这些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