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若既有抵押物又有担保人,债务到期未履行时,通常先就抵押物进行处置偿债。当抵押物价值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才会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处置其资产。但如果当事人之间有特别约定,则按约定执行。
一、担保人资产在抵押物之后处置吗
一般而言,在存在抵押物和担保人的债务关系中,担保人资产往往是在抵押物处置之后进行处置。
1、法律规定的一般原则
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这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会优先处置债务人提供的抵押物来清偿债务。
2、保障债权人利益与公平原则
先处置抵押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因为抵押物是明确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财产。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原则,让债务人先以自己的财产来承担债务责任。当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再要求担保人承担剩余的债务责任,处置担保人的资产。
3、特殊情况的约定
不过,如果债权人和担保人、债务人之间有特别的约定,比如约定担保人先承担责任,那么就会按照约定来执行,不一定遵循先处置抵押物的顺序。

二、有抵押物时担保人的责任如何界定
有抵押物时担保人的责任界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1、按约定承担责任
如果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和顺序,那么担保人就按照约定来承担责任。例如,约定担保人承担的是补充责任,那么只有在抵押物处置后仍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担保人才承担剩余部分的责任。
2、未约定时的责任承担
当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若抵押物是债务人自己提供的,债权人应先就抵押物实现债权。担保人仅对抵押物不足清偿的部分承担责任。若抵押物是第三人提供的,债权人可以选择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3、担保人的追偿权
无论何种情况,担保人在承担责任后,都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即担保人替债务人偿还债务后,可以向债务人要求返还相应的款项。
三、抵押物处置后担保人还有责任吗
抵押物处置后担保人是否还有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抵押物足额清偿债务
如果抵押物处置后所得款项足以清偿全部债务,那么担保人通常就不再承担责任。因为债务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清偿,债权人的债权已经实现。
2、抵押物不足清偿债务
当抵押物处置后所得款项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担保人需要对剩余的债务承担责任。具体承担责任的方式和范围,要根据担保合同的约定以及法律规定来确定。例如,如果是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人需要对剩余债务全额承担责任;如果是一般保证,担保人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后,才承担责任。
3、担保合同约定的特殊情况
即使抵押物处置后债务得到了部分清偿,但如果担保合同中有特殊约定,比如约定担保人对特定部分债务始终承担责任,那么担保人仍需按照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在债务担保关系中,抵押物和担保人的责任承担顺序、责任界定等问题较为复杂,受到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双重影响。在实际情况中,还可能涉及到担保物的价值评估、市场波动等因素。如果你对抵押物、担保人责任等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不同类型抵押物的处置流程、担保人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责任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专业的法律解答。






